發布日期:2018-12-18
隨著“互聯網+”理念拓展至建筑工地,各種“黑科技”開始在建筑工地上運用。系統化、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施工管理,讓建筑工地告別“灰頭土臉”的傳統形象,變得更加安全、綠色、人性化。
12月17日上午,由河南省鄭州市建設安全監督站主辦,公司承辦的鄭州市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生產、掃黑除惡暨揚塵治理”現場觀摩會在公司鄭州融僑項目舉行。鄭州市轄區內所有報監項目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共500余人參加本次觀摩活動。
走進鄭州融僑項目的施工現場,全自動一體化智能降塵系統、臨邊紅外對射報警系統、塔吊防碰撞預警監控系統、VR體驗區、移動式多媒體安全培訓室等一系列高新智能工地管理系統讓來賓們紛紛駐足于“智慧工地”,充滿現代感的“黑科技”讓眾多同行眼前一亮。
智能監控 超出標準自動降塵
建筑工地揚塵是城區大氣可吸入顆粒物污染中的一個重要來源,也是市民反映空氣污染的重要問題之一。為解決揚塵問題,中建二局四公司鄭州融僑項目在施工之初便引入了全自動一體化智能降塵系統,讓工地不受揚塵困擾。
據了解,智能降塵系統主要包括在線監測儀、數據傳輸網絡、監控管理平臺、遠程訪問四部分。一旦PM2.5或PM10的濃度達到警戒值,揚塵檢測系統便會“拉響”警報,同時啟動噴淋設備及高壓水霧等設施,實現工地降塵。系統還會根據檢測到的揚塵情況,智能設置噴淋間隔時間和調節水量大小,確保噴淋能及時覆蓋且真正有效。
據悉,項目部還根據離心噴霧的霧化原理,在噴淋系統中安裝了離心霧化器。離心霧化器的中心為高速旋轉的圓盤,當降塵水流入圓盤中心時,通過圓盤的高速旋轉促使形成霧滴,既能節約水資源,又能起到揚塵治理的作用。
臨邊紅外對射報警系統 靠近警示區自動“報警”
臨邊紅外對射報警系統,即在施工現場的臨邊洞口防護上安裝臨邊防護紅外線報警器,利用熱點元件能夠檢測人體存在或者移動的原理進行警示報警,當施工人員靠近警示區域時,紅外報警器自動“報警”,提醒施工人員注意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這個以往只在高端領域使用的紅外線報警系統,現在也應用到了建筑工地上,并且“入鄉隨俗”,根據建筑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改進。
據鄭州融僑項目項目經理方亮介紹,項目部還在施工現場使用的塔吊上全部安裝塔吊防碰撞預警監控系統,通過對塔吊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及數據收集,對群塔作業的碰撞進行監控和管理,對群塔作業時相鄰塔吊的碰撞進行有效控制。項目部還利用了VR技術,打造了VR安全體驗館,通過模擬高出墜落、坍塌等25種事故場景,讓工人親身體驗,增強工人的安全意識。切實保障作業工人的人身安全。用多項建筑施工“黑科技”,打造安全、綠色、文明的“智慧工地”。